美 国 上 市 股 票 代 码:W F H G
资讯中心/INFORMATION
国内上市难好比唐僧取经,看高手如何玩转美国上市
来源: | 作者:worldfh | 发布时间: 2018-08-28 | 3250 次浏览 | 分享到:
上市,即烧钱又折腾,但大家却还是纷纷选择上市,有野心的企业家则是自创业伊始就已开始谋划上市。国内IPO困难重重,香港IPO破发率高,且看国外资本市场的风起云涌。



上市,即烧钱又折腾,但大家却还是纷纷选择上市,有野心的企业家则是自创业伊始就已开始谋划上市。

 

国内IPO困难重重,香港IPO破发率高,且看国外资本市场的风起云涌。


1、企业为什么一定要上市?     

从本质来说,公司上市的目的是为从银行、投资人以外的公开渠道募集资金,帮助企业在短期获得快速发展。

对投资者、股东和合作者来说,上市即意味着高额的回报及股票的流动性;对私募和风投而言,则预示了良好的投资回报和顺畅的退出渠道。也就是说,有上市计划的企业更容易吸引金主,及早获得资金。

放眼全球,上市企业都是行业领袖、地方标杆企业,倍受尊重,是投资合作的首选。正因为如此,上市才成为企业发展的终极目标。

2、国内上市之难—好比唐僧西天取经


全球有很多代表性的证券交易机构,国内企业可根据自身需求和发展规划选择上市地点,走出国门早已不是难事。但对多数企业而言,国内上市仍然是首选,原因有三:


· 国内估值高;

· 对本国的政策法规较为熟悉;

· 主要业务和用户群都在国内,借助国内资本市场更有利于公司发展。

整体而言,国内的资本市场不如国外成熟,虽已建立了多层次的格局,但各板块机制还不够健全,审批制度、激励机制以及监管仍有待完善。众所周知,国内上市不是一般的难:


首先,法律规定的上市条件较低,但实际审批中的上市条件却很高。

其次,主板上市排队时间长,通常需要2-3年。

其三,政策多变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企业花了钱、请了券商、做了路演,不见得就能确定上市。

3、境外上市—恰逢其时

在国内股市一片低迷,壳资源炒作暴涨、中概股回归暂缓的大环境下众多企业选择境外上市,主要在美国、香港。

香港是全球IPO最多的市场之一,也是今年以来全球融资效果較好的市场之一。如华融资产、中国邮政等大型企业,都先后选择登陆港股市场。对于国内企业来说,香港是很好的选择,只是传统的IPO或借壳上市都难以避免繁琐的流程、时间的耗费及高昂的费用。


美国资本市场则凭借国际知名度和广泛的融资渠道成为国内知名企业上市的首选。近期,中通快递12亿美元上市融资计划成为美国今年最大IPO

整体而言,美国资本市场更加
多元且具有灵活性,除了采用注册制、门槛低、不排队,还具有独特的优势

1)市场成熟,上市渠道多元化。

美国资本市场拥有多个交易所及多层次的交易结构,包括纽交所(NYSE)(已于2009 年收购美交所AMEX)、纳斯达克(NASDAQ)、OTC(同级有OTCQX及OTCQB)及粉单(PINKSHEETS)等,适合不同规模的企业挂牌上市。

2)具有无限的资金来源。


美国资本市场汇集了全世界的资金,市场化运作,只要业绩够好,再融资不受限制。

3)信息披露以自我约束为主。

在美股市场,重大事项披露通常不需获得监管机构的事先审批。

4)具有良好的融资渠道。

美国资本市场的融资渠道广泛,既可通过权益性融资如增发、配售、凭证等,也可通过发债融资,当公司股票价格达到5美元以上时,上市公司股东还可将其持有的股票拿到银行抵押,直接获得现金贷款。

5)使企业获得国际知名度。


4、借壳上市—中国企业赴美上市的法宝

对于有上市潜力的企业来说,有没有一种途径能在风险和费用可控的情况下实现快速上市呢?

有,他就是借壳上市

美国纳斯达克RTO方式分析谈点浅见。

一、融资方向

借壳上市后通过什么方式融资,不同的企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运作。可以说融资有很多操作技巧。下面就介绍几种主要的融资方向,共拟通过借壳上市的企业参考,借壳上市后的融资主要分权益性融资和债权融资权益性融资:

1、新股增发(Rights Offering)。

新股增发在技术上同IPO一样必须通过SEC批准,但是由于上市公司已经有在市场上的股票价值体现,增发过程容易取得承销商的支持并在市场上发售。此时同承销商的合同一般为Stand By剩余权益包销合同。新股增发的固定费用包括律师费、审计费和SEC申报费等,一般在15万美元左右。但是由于增发涉及到当前股东的购股权益和权益执行情况,承销商的佣金费用难以确认。但是其成本必定远远低于IPO发售。


2、二级发售(Secondary Offering)。

二级发售是指公司的主要个人或机构持股人对公众发售其限制性股票。二级发售的程序同IPO完全一样,必须申报SEC批准。同承销商的关系为包销(Firm Commitment)或代销(Best Effort)。二级发售的律师、审计和SEC费用也是在15万美元左右,但是由于二级发售需要散发Prospectus,总发售成本会大幅上升。一般而言,视发售规模大小,二级发售成本在40万美元至100万美元不等。为推广二级发售,可以结合远期凭证发售,使整个销售更具吸引力。 

3、远期凭证(Warrants)。

远期凭证一般在新股发售时作为促销手段(一般在发行优先股时使用),远期凭证是保证该凭证持有人可以在规定价格购买公司股票。发售时,该价格通常高于公司股票的市面价格。

4、资本私募(Private Placement)。


资本私募豁免于SEC批准。私募对象为1)机构投资者,2)富有个人投资者,3)美国以外的海外投资者。对于私募的金额没有限制性规定,但是SEC规定3个等级的私募金额,分别为100万以下、500万以下和无限额私募。其中对于无限额私募,要求资本募集者对投资人提供和展示相关的审计文件和其它详细的财务报告。资本私募投资人在一年内不可以将股权在市场上销售,但是可以进行私下交易,私下交易豁免于SEC批准。如投资人希望在市场上销售他的权益,他必须全额持有其权益一年以上,并申报144表。通过证券商或注册经纪人进行资本私募会发生佣金费用,佣金平均在10%左右。其它资本私募费用包括各州政府的文件处理费,视各州政府不同,其范围在几百美金左右;有些资本私募公司会收取文件准备费和其它杂费,但所有成本相加一般不会超过3%.上述费用均在资本募集后扣除,不会产生前期费用。

5、其它SEC豁免的资金募集方法。

包括州内发售和小资本发售。这些均豁免于SEC批准。但是由于SEC的资本私募的规定近年相对宽松,其它SEC豁免型的资本募集方法已经很少使用了。


6、私人基金和风险基金。


作为上市公司,由于有明确的退出机制,它对于风险基金和私人基金的吸引力大大提升。


PIPE(上市企业的资本私募)也成为这些中小型上市企业近年来的主要资金募集的方法之一。就费用而言,PIPE无前期费用,但需要承销商一定的折扣,而且私募的股价只有公开市场价的8成左右;而IPO或者第二次公募(Secondary Offering)也需要给承销商一定的折扣。

债务性融资:


1、银行贷款。

在公司上市后,公司的价值就有一个明确的确认,此时银行贷款就相对容易。同时,公司甚至可以用公司股票作为抵押进行贷款。

2、债券发行。

如果是大型、收益稳定的传统行业公司,可以考虑在恰当的时候发行公司债券。在此之前,必须取得Moody和标普500的信用评定。

3、其它贷款形式。


短期贷款包括:Commercial Paper Bridge Loan, 等等


二、风险分析

融到的资金额与股价和用于融资的自由流通股数量有关。另外在OTCQB挂牌后还可以申请增发新股,为再次融资铺平了道路。就目前而言,在上市的同时融得大笔资金的可能性很小。每一家借壳上市企业的挂牌股价和市盈率会有很大的差异,这与企业的财务状况,产品技术特点,市场地位和股市大行情等因素有关。

三、中小企业美国上市的方式选择

国内很多中小企业试图通过海外上市获得资金支持,而美国资本市场反向收购由于其时间短、成本低、成功率高等特点,越来越受青睐。本文通过详细介绍美国资本市场反向收购的相关知识,以便为国内企业海外上市指明方向。


目前,国内上市实行通道制,有1200余家企业正在排队等候上市。很多企业达到上市目标通常要35年时间。按目前上市速度,可能要等八年、十年才能如愿。如果35年都融不到资,一些企业将很难存续下去。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内很多中小企业试图通过海外上市获得资金支持。而美国资本市场由于具有无限的资金来源、极高的公司市值、极大的市场流通量以及强大的融资功能等优点,选择美国股市就成为众多企业谋求上市的最佳战略。而相对于首次公开发行(IPO),通过反向收购(RTO)的方式上市有其独特性。如果操作得当,可以降低上市费用,节省操作时间,同时提高上市成功率。

美国资本市场企业上市方式分析

在美国,企业上市方式主要有两种:IPORTO。通过IPO上市能在社会上产生较大影响,同时募集资金可以一次到位,但企业承担的上市费用较高,时间较长,上市流产可能性也较大。RTO即借壳上市或买壳上市,就是拟上市企业同一家上市公司(壳公司)进行合并或者重组,然后把拟上市企业的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实现借壳上市。

目前,很多公司纷纷倾向反向收购,把它作为目前市场状况下的主要上市途径。同时,由于借壳上市的走热,PIPE (上市企业的资本私募) 也成为近年来的融资热点。


美国股市RTO的优点

1、美国股市RTO优于IPO

无论从资本募集和上市成本,还是从上市时间来讲,反向收购在目前情况下都优于传统IPO。由于本文采用的是主体交易的方法(HFG控股壳公司),可以保证上市100%成功,这样就避免了直接上市的高昂费用与上市流产的风险。

2、美国股市RTO优于其他股市RTO

操作时间短。通过RTO上市的方式在美国股市挂牌,从正式签署协议算起,最长需要6个月,短的只需要3个半月。

费用低。与国内股市和香港股市相比,通过反向收购到美国借壳上市,只需4060万美金。比香港、新加坡要低得多,而且上市标准不高。

干净的“壳”资源多、法律限制少。相较海外众多上市地点,美国由于其上市公司多,干净“壳”资源公司也为较低廉丰富,且其反向收购上市已有很长的历史,相关法律政策限制也较少而独具优势。

良好的退出机制。根据不同的市场和企业自身的情况,大致上可以有如下的退出方法:二级发售(Secondary Offering)、限制性股票出售、职工股权分配计划等。

良好的融资渠道。在美国RTO上市后,再融资渠道宽泛,有权益性融资和债权融资两个方向。权益性融资包括新股增发、二级发售、远期凭证、资本私募以及其它SEC豁免的资金募集方法,债务性融资则包括银行贷款和债券发行。

美国股市RTO操作要点

1、基本思路


买壳上市是美国自1934年开始实行的一种简捷、合法上市方法,上市成本低,时间快,而且欲上市企业采取此途径可以100%保证获得上市资格,避免了直接上市的高昂费用与上市流产的风险。目前买壳上市的公司越来越多。“买壳”是指用非常小的代价收购、兼并、股权置换这类公司,与之合并成为海外上市公司。

买壳上市的基本思路就是非上市公司选择、收购一家上市公司,然后利用这家上市公司的上市条件,将公司优良资产通过配股、收购、置换等方式注入上市公司。整个运作可以概括为:买壳—借壳,即先买壳再借壳。买壳上市选择“好壳”很关键,首先壳公司必须“干净” ,公司可以没有资产,没有业务,但不能有债务与法律诉讼,也不能有违反证券法的问题。另外壳公司上市资格必须保持完整,包括根据美国证监局的要求,按时申报财务与业务状况。最后壳公司要有足够的“大众股份”和“大众股东”合并后交易才能活跃。所谓“大众”是指壳公司最初上市时购买发行股票的股东。

2、买壳上市的方法和流程


OTC市场的最大优势在于成本最低,手续最少。OTC市场设立的目的就是为中小企业和新兴企业提供筹资途径。其投资者的投资目的不是控股,而是通过资金和技术援助取得部分股权,促进公司的发展,待公司资本增值、股票上涨后再获取盈利。所以相对而言,OTC对买壳公司的条件要求较为宽松,上市门槛不高。OTC只要有3名以上做市商愿为该证券做市,企业股票就可上流通了。所以,OTC市场上市是我国民营特别是高科技、高成长性企业的理想选择。


买壳过程中,我国企业一般需要先在境外设立一家或多家控股公司,即在美国、百慕大、开曼群岛等地(俗称 “BVI)注册公司或收购已经存续的BVI公司、香港,用以控股境内资产。与此同时,境内则成立相应的外商控股公司,并将相应比例的权益及利润(一般超过51%)并入境外公司,以达到上市目的。

采取这种方式一是为合理规避国内政策,简化上市程序,二是可以利用避税岛政策,实现合理节税。这样的方式避开了国内对海外上市的限制以及申请、注册、招股、上市等繁杂的手续,程序简单,成本较低,所需时间少。对于一般企业买壳的流程,可遵从以下的步骤:企业自我评估;组建上市工作团队;审计和重组;设立美国公司;设立BVI公司;美国公司控股BVI公司;BVI公司控股收购我国企业/工商登记;美国拟上市公司与美国壳公司进行股权置换;在美国证券市场挂牌;美国上市公司维护(investors.relations);通过私募(private placement)和增发(secondary public offering)来融资。


3、买壳上市的支付方式


就目前反向收购的支付方式而言,有现金支付、股票支付以及现金加股票的混合等三种方式。而其中运用股票支付方式来买壳上市,对于我国本来就资金短缺的企业而言是一种绝佳模式。股票支付实际上也就是一种以股换股的操作。在这种支付方式下,中介操作方用佣金换取海外壳公司所持有的相对等值股份,从而成为壳公司的股东。当然这种方式的关键是换取壳公司股权的比例要合理。最近由于美国资本市场的复苏,壳公司资源紧张,壳的价格亦不断的上涨,因此目前买壳大都是现金加股票的混合方式。

4、借壳上市的优势


1、借壳上市的操作上市时间短;2、上市成功有保证;3、上市所需费用低;



目前国内IPO困难重重,香港IPO破发率高,而美国资本市场则凭借国际知名度和广泛的融资渠道成为現在中国企业最佳的上市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