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 国 上 市 股 票 代 码:W F H G
资讯中心/INFORMATION
2017年中国公司赴美上市概況
来源:Wind | 作者:worldfh | 发布时间: 2018-01-19 | 5530 次浏览 | 分享到:
2017年美股牛市延续,中国企业赴美上市再掀高潮,全年共有24家中国公司在美国上市。
其中,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有9家,纳斯达克上市的有15家。

1概况


2017
年美股牛市延续,中国企业赴美上市再掀高潮,全年共有24家中国公司在美国上市。
其中,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有
9家,纳斯达克上市的有15家。具体名单如下图:




2017
年赴美上市24家中概股中,涉及13个行业,其中消费信贷6家,教育服务4家,西药、零售业和其他多元金融服务各2家。



2017
年中国公司赴美IPO时间轴来看,全年可分为两个阶段,上半年赴美上市相对清淡,下半年则数量激增。
  其中,
3-8月每月各有一家中国公司赴美上市。9月单月激增至6家,9-12月总共有18家中国公司赴美IPO


         
2、融资金额分析

2017年赴美上市的24只中概股,共募集资金总额达35.79亿美元。




分析

 

24IPO公司共计融资35.79亿美元,平均融资金额为1.49亿美元。
  其中,在纽交所
IPO融资27.99亿美元(占比78%), 在纳斯达克融资7.8亿美元(占比22%)。

  IPO融资额排名前五的公司均在纽交所挂牌上市。趣店以9亿美元融资额位列榜首,搜狗次之,融资5.85亿美元。

3
、重点行业分析

通过对全部24IPO公司分析,可以发现,中国赴美IPO公司主要集中在以下5个行业:消费信贷、教育服务、西药、零售及其他多元金融服务;以下是对上市首日市值及募资总额进行了不同角度的分析。

 

1 消费信贷

 

消费信贷纽交所上市达4家,纳斯达克上市2家。



分析

 

互联网金融企业迎来了赴美上市潮,共有6家公司挂牌上市,占全部IPO总量的25%,其中纽交所4家,纳斯达克2家。6家公司共募集资金14.74亿美元,占比43%

 

互金企业集中在美国上市,一是20161218日宜人贷在纽交所正式挂牌,成为互金平台赴美上市的第一股,不但被看做是互金企业登陆纽交所的敲门砖,也成了影响众多互金公司备战境外上市的开端;其二,美国市场更偏重市场的创新,对上市企业不做盈利要求,排队时间较短。

 

和信贷为国内互联网金融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第一股。

 

2 教育服务

 

教育行业主要上市地选择在纽约证券交易所。



分析

 

教育行业公司在2017年赴美IPO数量中排名第二,共计4家,其中,纽交所3家,纳斯达克1家。教育行业募集资金达4.24亿美元,占全部IPO募资总额的12%

 

赴美上市的教育公司自2010后再次出现上市潮。2010年,安博教育、环球雅思、好未来和学大教育纷纷在美上市。2011年至2017年之间,相对没这么集中;2014年登陆纳斯达克的达内科技、2015年登陆纳斯达克的海亮教育、2016年登陆纽交所的51talk

 

教育公司集中在美上市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 国内虽已出台了多部对学前教育发展有重大利好的政策法规,但因为部分细则还没有出台,更多教育企业选择美国上市。

 

第二, 上市的4家教育公司,均以实体学校为主,线下教育机构的土地及房产等真金白银的资产相对于其他轻资产企业,更易获得投资者青睐。

 

3 西药

 

2017年医药公司赴美IPO2家,均在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



分析

 

上市的2家西药公司均在纳斯达克上市,募资总额1.53亿美元,占全部IPO总募集资金的4%

 再鼎医药7月顺利在纳斯达克敲钟上市,并实现了“成立3年即实现IPO,首日股票上涨55%,上市首日市值达13亿美元“。

 

4 零售

 

零售行业赴美上市2家,寺库及多尼斯 



 
分析

 

互联网零售企业在2015年和2016年均无公司赴美上市,2017年新增2IPO公司,
在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总募集资金达
1.66亿美元,占全部IPO总募集资金的5%

  寺库公司是继阿里巴巴之后首个在美上市的中国电商科技股。
  寺库的发行价
13美元/股,首发上市当天开盘价为12.1美元,收盘价仅收于10美元,跌幅达23.08%


5 其他多元金融服务




          

分析

 

2家均在纳斯达克上市,总募集资金0.29亿美元,占全部IPO募资总额的1%

龙运国际上市首日,发行价为6美元,开盘价7.39美元,收盘价上涨至13.67美元,当日涨幅高达128%

中国互联网金融服务公司1220日遭浑水做空,股价一度跌逾16%,但随后快速反弹收涨逾9%
自上市日起至
20171231日,中国互联网金融服务公司累计上涨319.5%,总市值达到9.24亿美元。

 

4 公司规模分析  



分析

 

24家公司按照上市首日收盘价计算,市值总额达345亿美元。
  其中纽交所中国
IPO公司市值总额为273亿美元,纳斯达克的市值总额为72亿美元。

  公司市值在10亿美元以上的公司共有8家,主要集中在纽交所6家,纳斯达克2家。
  前两名的公司为趣店和搜狗,分别是
96.3152.86亿美元。

 
5
上市首日股价表现分析



分析

 

全部24IPO,上市首日收盘与开盘价涨跌参半,各12家。

24家公司当中,21家公司收盘价高于发行价,3家公司跌破发行价。

上市当日涨幅最高的是龙运国际(LYL.O),涨127.8%

上市当日跌幅最高的是寺库(SECO.O),跌23.08%

上市当日24IPO中,涨幅最高和跌幅最高的公司均在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

 

6 上市后股价表现情况分析



分析

 

截至20171231日,相比IPO发行价格,跌破发行价的公司有10家(占比42%)。

  纽交所9IPO公司上涨1家(占比11%),而纳斯达克15IPO上涨13家(占比87%);
涨幅排名前五的公司有
4家在纳斯达克上市,1家在纽交所上市。

  中国互联网金融服务公司以319.50%的涨幅在24家公司排名第一,趣店以跌幅47.75%24IPO跌幅榜第一。

 

7 承销商分析

 

按照2017年所担任的承销中国公司美国IPO的数量排名



分析

 

2017年中国公司美国IPO业务的承销公司一共有23家。

排名前4位的,依然是美国投行排名靠前的瑞士信贷、摩根士丹利、花旗环球金融、摩根大通,分别承销8家,7家,6家,4家中概股。

 

8 审计师分析

 

审计机构审计IPO数量



分析

 

中国公司赴美IPO,依然是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占据绝对地位。全部24家公司中,仅有7家由其他事务所审计。

  四大事务所中,普华永道6家,德勤和安永分别承担4家公司IPO审计。

 

9 按地区划分IPO数量

 

各省份中概股IPO数量及占比情况



北京及上海地区赴美IPO行业数量级占比情况



分析

 

2017年赴美上市的24家中国股,覆盖中国6个地区,其中北京的有11家,占总数的46%;其次是上海占了4家,占比达17%

北京及上海上市的行业中,主要涉及的是消费信贷行业5家公司、教育服务行业3家公司。

北京、上海集中了政策、资源、人才等各种优势,是很多创业公司的首选之地,这一方面也说明了北京上海IPO公司的占比较多的情况。

 

10、总结

 

2017中国公司赴美IPO的数量远远超过前一年,是至2011年以来新增中国IPO最多的一年。

以下是2012年至2017年中国公司在美国IPO数量的统计数字:



之所以会再次出现赴美上市潮流,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在国内上市条件较严苛。其中,要求企业连续盈利三年,且最近三年累计净利润不低于3000万元,很多的互联网公司是无法满足这一条件。
  另外,上市审核流程较为复杂,一般需要
1-3年左右的时间。
  而在美国,一是允许未盈利的企业上市;二是,上市采用注册制,只要符合标准即可上市。

  其次,中国互联网企业大部分的投资者是来自美国投资机构。
  互联网公司属于轻资产,没有足够多的固定资产作为抵押,风险较大,所以银行一般不给贷款,这样,风险投资只能从境外找。

  再者,互金公司赴美上市达到了6家,而9月以来就占到了5家。
  其重要原因,一是,归结于
8月中国多地出台了一系列针对现金贷的监管措施所致。第二个,主要是最近两年,互联网金融的飞速发展。

  从2016年到2017年,是在线借贷崛起和爆发的时间,不计其数的大小平台涌入,利润也很惊人。
  其中包括,趣店、拍拍贷在内的公司,在
2015年都处于亏损状态,
趣店净利润为
-0.36亿美元,拍拍贷为-0.11亿美元,但是16财年净利润均已扭亏为盈,净利润分别达到了0.830.72亿美元。
 
这两家公司的总营收也是成倍数在迅猛发展。




由于在美上市不论是从上市门槛、知名度还是融资规模等方面均具有相对优势,
因此赴美上市依然是很多国内优秀公司的首要选择。
  根据市场公布消息,目前已经有很多公司在筹备
2018年赴美上市了,
其中包括滴滴、华米、玖富集团等,赴美上市热潮有望在
18年继续火热。